• 杂想灌水 | 父母一代的人生 【2012-11-4 20:11】
  • 楼主: 二狐 |查看: 6348|回复: 0
二狐 管理员 收听TA

249

主题

11

听众

1万

积分
二狐 发表于 2013-1-6 10:38:53
原文: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45570927/blog/1352031062   
        父亲从老家赶回到福州,为了我工作的方便。一生忙忙碌碌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写记,他们这一代,为了自己,为了孩子,还得为了孩子的孩子,直到,老去。
     父亲的说大妈(伯母:堂伯的妻子,此特指任姐的婆婆) 昨天去世,前天还好好的,家里种的菜、家里养的鸡与未干的淀粉等,都是81岁的她做的,昨天,走了。
    年老的人,尤如一盏枯灯,何时灯灭,无人能知。在灭之前,他们一直在燃烧。
    记得我小时候,她就与我家相隔而居,直到老去,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。我能感受到她为当年清晨到福州工作而欣喜,能感受到她为清举到乡镇为正式干部而开心,唯一不开心的事,是堂哥清枝在20多岁时的溺水身亡,她撕心裂肺的哭泣,那只有当母亲的人,才会有那绝望的声音。农村人一生没有太多的诉求,唯求平安如意,看着后来孩子们顺顺当当的成长,她也恢复往日的笑颜。
    人都有老去的时候,但想不到,一夜之间,阴阳相隔。堂伯年事已高,应该有83岁左右,平时由大妈照顾,此后,有老年痴呆症状的他,该如何调整生活,面对余生?
     父亲问我那大概是怎么疾病,我只猜测可能是心血管类的,其他的,未曾见到病历,又怎能知道。父亲与我都觉得:这对于当事人,是告别人生最完美的方式。用最短暂的时间,告别痛苦、告别人世。我突然间想起《再别康桥》,而非奈何桥。
    父亲说老家(原有300人口)村落,现在只有9个人,他的语气中有些伤感。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,也是父亲一辈子生活过的地方,在历史的进程中,仿佛慢慢被世人遗忘,那一座座空荡荡的楼房,象一个个历经岁月苍桑的老人,孤独而忧伤。
     在深秋的季节,父亲之所以回去,是因为年迈的母亲为了那一点点茶籽油,每到这个季节,一定要回家去摘采。曾经我与弟弟一直怪她,也说过把茶籽油全砍了,省得啰嗦。直到前一段时间,忽然醒悟过来:那一片茶籽树,是要强的母亲证明自己在人世的价值,证明她能为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那是在她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,而非我们所能为的事情。每每看到兄弟姐妹分到她榨的油,她脸上便笑开了花。她的一生,没有远大的理想,只是培养了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上了大学,成家立业。只是帮我们看看孩子,听我们吹吹牛。孩子们身体健康、工作顺心,是她最大的满足。我们放弃了与她的争执,任她按自己的想法去做。父亲也不再与她沟通此事,母亲的固执,是没有人能改变的,父亲也是。
    父亲是我见过意志最坚强的人。在意外股骨颈
骨折后,便基本辞去了学区校长的职责,任由他人处理。在我的劝告之后,成功戒掉了烟瘾,距今已经16年左右。每一天傍晚,他都有散步;每一个清晨,他都在房间或者阳台端马步等。所以,70岁的他,一直很年轻。我喜欢父亲不断学习的劲头,虽然我讨厌毛,他却拥护那个还躺在水晶棺里的人。
    而我的亲伯伯伯母,在老家照顾堂弟(在上海打工)的孩子,他们,占了留守处9个人中的3个。 每一天老家古老房子上炊烟升起,一定是最早的伯母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。
    老婆念父母一生劳作,叫我让父母回家安享晚年,我说:“安享,或许反而令人不安;他们,喜欢被需要的感觉。”生活的种种,并不是看一些表面,理解父母,或许,是那血肉相连数十年,对视一眼,便知心思。
    这都是老家的事,而我自己,刚刚急诊完,回来。一个7区的病人,忘记做检查,但下周一要手术,于是进去急诊;而22区的急诊,是一个已经心衰的病人……;而此时,又接到一个急诊电话:一个90岁的病人,8区。   
    珍惜健康,朋友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回复
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
返回板块
回帖列表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 

回顶部